襄阳艺术彩绘在中国自古有之,被称为丹青。常用于中国传统建筑上绘制的装饰画。后来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,并被两者广泛运用和发扬光大,在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彩绘主要绘于梁和枋、柱头、窗棂、门扇、雀替、斗拱、墙壁、天花、瓜筒、角梁、椽子、栏杆等建筑木构件上。主要以梁枋部位为主。成语“雕梁画栋”由此而来。中国建筑的彩绘的运用和发明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自隋唐期间开始大范围运用。
近几年,在年轻人的世界里,尤其是大学生中间,流行起艺术彩绘服饰,这种个性化的彩绘服饰倍受年轻人喜爱的原因之一就是,它能充分展现年轻人张扬,向上,热爱生活,展现自我的个性的心理。
门神彩绘常见于寺庙宗祠,有各种门神,会因祀神不同,门神的绘像也不同,比如妈祖庙多绘千里眼、顺风耳或是宫娥侍女;佛寺多绘啍哈二将、「风调雨顺」四大天王、或是韦驼、伽蓝等图像;宗祠家庙常画秦叔宝,慰迟敬德等武将。
梁柱上的彩绘有平涂彩绘,及擂金画两种。一般在施画之前,常要应用「披麻捉灰」的手续,即是先在木材表面抹灰打底,填补裂缝,然後披上麻布、刷灰、再上桐油漆,使得木材表面平整才方便作画,这样也可防止虫蛀腐蚀。
彩画通梁,通常会依比例分成「箍头」、「藻头」,及「枋心」,一般区分成五段,而描绘的题材常是山水、花鸟、人物。在颜料的选择上,一定是选取天然的植物或矿物性原料,比如银朱、松烟、石青、佛青、石绿、黄丹、藤黄、雄黄、赭石、朱砂等,因此色泽自然温润,历久不褪,有的再贴上金箔,形成金碧辉煌的感觉。
另有一种「描金画」,是以黑漆作底,然後以笔沾金粉作画,或是贴上金箔,形成典雅、稳重的气质。
而墙壁彩绘,一般民宅常见於正厅两边的板堵,有用擂金画的,也有用平面彩绘的,取材常是四季花及瓶案、如意等,象征富贵吉祥之意。